5月15日,第十三届中国(深圳)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圆满落下帷幕。文博会期间,随着湖南广电、出版、动漫、娱乐产品的闪亮登场,“文化湘军”持续成为会场热点,吸引了大量市民驻足围观、拍照点赞。
近年来,敢为人先的“文化湘军”势头强劲,创下了一个又一个文化奇迹。从“雅韵三湘”掀起基层群众文化热潮,到“湘戏晋京”备受首都观众追捧,再到连续8年亮相文博会……越来越多的“湘字号”文化品牌,红遍三湘四水,走热大江南北,成为了国内现象级的文化景观。追溯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轨迹,不难看出,企业带动、创新驱动、创意撬动这“三驾马车”自始至终都起到了关键作用,它们在湖南文化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汇力聚智,打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升级版。
企业带动,文产发展跑出新速度。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、领头羊。近年来,湖南致力于推动文化企业集团化发展、精细化管理,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,组建了8大省管文化产业集团,进一步整合和放大了文化企业的资源、人才、资本、品牌、市场、管理优势,让龙头企业挑起了文化产业经济效益增长的“大梁”。与此同时,湖南大力鼓励非公文化企业做大做强,华凯创意、天舟文化、明和光电等企业后发赶超,迅速在移动互联网、全域旅游、文化养老、教育培训等领域崭露头角,引领行业发展。正是依托于这些企业的强势带动,今年一季度,湖南2905家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拿到了889.98亿元的营业收入,同比增长14.1%,比全国平均增速高出了3.1个百分点。
创新驱动,先进科技催生新业态。文化产业的崛起与繁荣,离不开科技的创新驱动。近年来,VR、3D打印、大数据等技术不断应用文化产业领域,颠覆并重构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文化业态。在“文化+科技”深度融合的大趋势下,湖南积极抢占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制高点,巧用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改造传统文化产业,实现了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本届文博会上,湖南一大批“文化+科技”型产品成为风靡全场的焦点:湘教社贝壳网推出的一款教育家居机器人“小贝”,通过VR技术让参观者在虚拟现实场景学习;天闻数媒运用大数据、远程交互、云计算等高科技,精心打造了一堂反响热烈的网络直播课堂。这些“湘”字号文化创新成果的诞生,充分体现了湖南文化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,必将进一步助推湖南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。
创意撬动,传统文化释放新活力。插上创意的翅膀,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也能焕发出新的产品和市场优势。在“文创新梦”展区,30件湖南首届文创设计大赛的获奖产品初露头角,引发了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碰撞。以“湘军”人物为创作原型的三个玩偶,结合现代工艺和年轻人“萌萌哒”审美情趣设计制作,生动展示了“吃得苦”“霸得蛮”“耐得烦”的湖湘精神。精美的长沙釉一灯,时尚的创意侗锦,更是成为了展厅古老文化品创意孵化的生动样本,让千年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。我们欣喜地看到,在文化产业新一轮你追我赶的激烈追逐中,“创意基因”正深根稳扎于湖南文化产业的各个角落,托起了三湘四水一个又一个“文创新梦”。